养生论道

首页 >> 养生论道 >> 各家论道 << 道家的境界

道家的境界

来源:     时间:2014-08-14 21:47:54    

     非常荣幸,跟在座的朋友今天下午一块了解中国文化的三根支柱之一——道教的思想,我准备讲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我要跟大家说,什么是道家;第二个,道家的经典依据是什么;(如果拿西方当参照物的话,你会发现督教它有偶像——上帝,它有经典,就是《圣经》,那么,道家后来尤其出现了道教,你的经典是什么?你的偶像是什么,都有的。)第三个,我要讲一下道教,道教稍微了解一些。第四个,道教(道家)文化对我们今天生活有什么意义。这四个问题

 

    第一个,什么是道家。

    咱们经常说儒释道,耳熟能详了,什么是道家呢?大家看一看,在先秦的时候,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大家发现每一家里面的思想流派都有特点,都有它的核心词,你们有体会吧:儒家的核心词——“仁”、“义”都是它的核心词;象法家不要说了,   道家(包括老子、庄子),他们做为道家的创始人,它的核心词就是一个字——道!大家以后从事中外文化比较交流的时候,你说这个“道”,英语怎么翻译呀,你们翻译翻译,你们翻译成“road”,恕我直言啊,有一个学外语的研究生,他们学外语的人呀,我客观的讲,他们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不客气的讲呢,就是不懂,实际上大家以后呀,中国文化象“道”这样的词翻译到西方去特别难,没法翻译,就像唐诗一样,再美好的唐诗一旦翻译成西方英语以后,听起来没味道了。李清照的词,“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子回时,月满西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翻译翻译…)道也是这样,道的境界更高一些,他不好说。但是道家,恰恰它就讲道,这么不好说的概念,道家他就要讲,那么给道家下一个定义的是谁呀?是司马迁(包括他爸爸),司马迁在《史记》里边有一篇文章,叫“论六家(之)要旨”,就是论先秦时期六家——有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这几家到底他的宗旨是什么,用几句话把它概括出来,给它起个名,这是司马迁和他爸爸干的事情,其中就给道家做了概括了(你们有时间查一查),他的这个概括呀(我这个可能有点冒犯),他是从几个方面对道家做了概括,我个人觉得也不见得就概括的很好,比如说,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说的不能说错,但是有点浅,下边他说道家讲“无为”,又讲“无不为”,道家所倡扬所推崇的办法是“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等等,讲的很多话,我就不把它念出来了,我觉得概括的也很好,但是还不太够,后来大家知道,有道家的这些经典(老子、庄子的这些经典)。后来有的人以这样的经典当作纲领,并按照经典去做,就产生道教。我跟大家说,就象佛经一样,你读了佛经了,当作文化给人讲,你就是知识分子,如果你读了佛经了,切实去做,而且是说一分做一分,你就是大德,你就是圣贤,那境界就不一样了。所以道家也是,像老子、庄子的境界那不要去说了,能写出这些话的人,那都是圣人,还不是一般的圣人。但是后边的人,按照这个经典去做,他就形成一个宗教,我们说的道教。

 

第二个,道教的经典。

限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把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都学完,也不可能,反过来讲,你说我都能把老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完全理解了,我也做不到。但是我能把我理解的,限于这个时间范围内,咱们一块做个交流(今天下午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先看道家的两部经典之一,就是老子写的,叫《道德经》。这本书头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叫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还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怎么来观察这个“道”呢,叫“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第一章讲的。还讲“常有欲以观其微(徼)”,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第一章,他就讲这个道。这里边我跟大家讲,《道德经》实际上反映了我们老子老人家什么状态呢,老人家的修证、老人家的境界和体悟,他感觉到对我们人生和宇宙有这么个东西,他到了这么一种境界,老人家到了这个境界了,就要说给大家,但是当他说给大家的时候,他发现怎么说都不行,所以大家以后体会中国儒家和道家经典的时候,你们注意到,你们学西方,包括维特根斯坦、罗素、摩尔等哲学家,有一派叫“语言哲学”,语言哲学特别强调一定要把话说明白,但是很奇怪,中国的圣人他恰恰说,有些事怎么说都不明白,像佛祖到晚年说法,49年涅??的时候,老人家曾专门告诉他的学生,记好了,我49年一个字没说(他明明说了49年)——你能体会到中西方的差别吗?中西方的这种差别差在哪里呀?差就差在智慧和境界的不同。对有具体具象的东西,(这是唯识学的话)有具象的东西,语言把它说清楚是可以的,比如说,水—H2O,就能说清楚,理解吧。但是对于人生和宇宙的那个大道,那个只有极高妙的境界才能领悟到的东西,我告诉你,你是怎么说都不是“全”,怎么说都错,怎么说都不完美。所以孔子讲,我喜欢“述而不作,窃比于老彭”,就这个境界。所以老人家明明感觉到了,他感觉到了,他本来也不想说,我跟大家说,这里面反映一个问题,你会发现为什么中国的好多高僧大德在那里很清净的坐着,有人就说了,你看人家基督教多好呀,人家基督教拉住你讲呀,你要信基督教,上帝要爱你呀,你看你佛教嘛,整天坐在那里不动,这多消极呀——错了,那就太错了!压根都不是消极的事!是因为到了那个境界的人呀,领会了宇宙和人生大道的人呀,到了那个场合他必然呈现出那个状态。所以说到这里以后呢,老子老人家他觉悟出有这么一个状态,而且他本来什么也不想说,骑着青牛过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区),函谷关关主尹喜,他没见老子之前有些功夫,能观天象(观天象,科学来讲这跟迷信一样,其实也不是,现在政府盖楼也讲风水,风水不迷信呀,涉及气候、地质呀等等这些),尹喜那两天一直觉得城东门那里紫气东来,感觉这几天要有个人物经过,他有这个本事。他就告诉守城门的,你给我看好了,(哪怕是一个蚂蚁经过,都得告诉我,我一定要看这是谁),结果就看到一个老人骑着牛过来,一个老人嘛,极普通不过,这就是老子,他曾经做过东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比孔子大20多岁,孔子曾经两次亲见到老子,向老子学习。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圣人见面了,你们可以想一想,两个人是什么状态,咱们现在有毛病,是文人相轻,对吧,张三看不起李四,李四对张三也不满意,现在这个状态是这样吧,都不服气,但是孔子见了老子以后,告诉学生,他说我经常告诉你神人,今天我们是真见到神人了。谁呀?老子就是“神人”。咱们中国的圣贤什么态度呀,互相欣赏,是这样吧。老子走到这里以后,尹喜当场就拦下他了,那就不放过了,你老人家不写都不行(不写我不让过),老子一看他很真诚,而且有功底,“紫气东来”这个成语大概也不是空讲的,这其实就是尹喜已经有功夫了,有底子了,老子愿意教他。就写了这五千字,就是留下来的《道德经》。我们要感谢尹喜呀,不然中华文化少了这五千字恐怕就不是中华民族了,而且西方人学习中国文化,最畅销、发行量最多的书,老子(的《道德经》)是其中一本(包括《孙子兵法》)。

德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叫海德格尔,他晚年的时候收了一个台湾的学生,性肖,这个博士生就给海德格尔带了个礼物,就带了五千字的《道德经》。海德格尔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你们知道西方国家里边德国是思辨性最强的民族,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人挑起来的,爱因斯坦都是德国人。相当聪明。他看到《道德经》的时候,海德格尔的表现——仰着天,双掌合起来,说一句话,“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书”(这个人可能还没读过佛经)。台湾的这个学生他很自卑,他说老师呀,我们中国人说话没有逻辑,头上一句,脚上一句,一会儿扯东扯西,他说你别介意,他实际上是很自卑的,他说我们这书不像你们分析哲学那么有逻辑,你千万别介意。海德格尔当时严肃地跟他说,幸好你们没逻辑,如果你们中国人也有了西方所谓的逻辑,断不能出如此好的智慧和经典,听懂了吧。(海德格尔算是一个明白人)。

我说到这里了,下边就要讲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东西。老子老人家达到了那个境界,想把那个境界向我们说出来,他是很难说的,我说明白了吗?我是没有境界的,那我就更没法说了。《道德经》就是讲了一个道,这个道和德呀,朋友们,一个人悟了道,心悟了道,而且按照这个道严格去行的时候,你这个人自然有“德”。它俩是一致的,反过来讲,只有一个有德的人才能得“道”,反过来讲,一个有道的人才有德性。听懂这话了吗?因为你不懂道的人,你就不可能“明明德”,你也不可能“亲民”,你也不可能“止于至善”。反过来讲,一个止于至善的人,他自然能和道融为一,他就有道,有德的人就有道,它俩是一致的,说清楚了吧。所以从这里大家听出来,儒家和道家能分家吗?也能分家,但是呢,也不能分家,大家体会体会。儒家不讲仁义吗?我刚才讲了,只有一个领会了道的人,才有真仁义。所以我这里顺便跟你说,什么叫一个得道的人才能真正懂仁义呢,实际上咱们今天的很多人讲仁义道德,就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做人要讲诚信”嘛,会讲吧,一旦涉及到捡个钱包,涉及到比如你们跑营销的好多客户,万一人家写字十万多写了个“0”,签合同的时候,心里说“千万别让他发现”,那个时候嘴上讲的道德真正去做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一个没有境界的人,嘴上说的道德他很难身体力行。得道的人才有德。我下边讲一些,把这个很难说的道,给大家说的时候呢,我结合大家实际的生活、你们的工作学习,看一看让海德格尔这样的思想家这么赞叹的一本书到底给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智慧,我要给大家适当的分析一下。                    

老人家讲了,“道可道,非常道”,老人家还说“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我先给你说一说,老子有几章说“道”。在第四章说到道 ,老子怎么说的,我读一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你听起来很抽象,文言文,我翻译这个话,就是这个道呀,如果讲的它来源的话,“吾不知谁之子”从哪里来的,他能说清楚吗?大家读佛经,曾经有人问释迦牟尼佛,宇宙从哪里来的,(看过佛经这一段吧)看《楞严经》,宇宙从哪里来的,包括晚年有一个外道找到释迦牟尼佛,他说如果我的问题你能回答了,我拜你为师,如果我的问题你回答不了,对不起,下边话不说了,能理解吗?你当祖师,恐怕这个外道有点不满意了,释迦牟尼佛多高的智慧呀,当场就斥责他,我从来也没说收你这学生,(类似的话)你也不用拿这话来要挟我,你知道为什么佛祖这么说吗?佛祖下面说了,你问的一些问题,都是对解脱和智慧没有什么帮助,老人家知道他要问什么,其实他要问的就包括这个,宇宙从哪里来?这个话题非常麻烦,基督教说了,世界从哪里来的?上帝造的,第一天造什么,第二天造什么……第七天造什么,老子说了,“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在世界有形状的那个时候之前,就已经有道了,你琢磨这个话什么味道了吗?你知道这个话多厉害嘛。咱们这个世界有形状之前就有道。佛教讲世界的状态是成住坏空,实际上咱们这个世界、就今天这个宇宙的状态多少年了,霍金讲我们这个世界150亿年左右,在那之前,我们这个世界是没象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点(起点),是在那个起点爆炸形成今天,而且今天世界仍然不断在扩张,有人预测多少亿年以后宇宙还要合在一起,化归无有,然后重新再轮回,所以朋友们,老子都这么高明,他就告诉在宇宙还没有成象之前的那个时候就有,所以朋友们,可不要用凡人想圣人,假如有人说你这是牵强附会,那我反过来问你了,你怎么知道人家不知道呢,不那么简单。

二十一章,又说道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你发现没有,什么恍兮惚兮等等这些话,你会发现,老子还是想和你说道,但是还是没法把他说明白,知道吗,所以他会告诉你,哎呀,“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等等等,说这些东西,所以语言呀,具体的话,两千多年了,老人家放在那个时候说的话,到今天,我们语言环境发生变化了,但是老人家的努力我们看出来了,老人家就是想说道,所以我告诉诸位呀,像《心经》上讲诸法实相,那样几句话,只有佛经能说的出来,佛经怎么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老人家这么说的。别的学说你会发现,讲大道的时候,说到这个层次都说的不那么明白。

第二十五章,他又开始讲道了,他又描述这个状态了,一描述挺难,我读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人家老是想说,但是很难,你都感觉到了,很难,但是一直在说,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怎么讲,我听到有些学者讲,说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我一听,噢,等于没解释,你说对不对?是不是等于没解释呀,你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老人家这个空间是逐渐往外推的,是吧,先是讲地,是我们人生活的空间,当然我们儒家也讲,叫天人合一,人和地是一体,哎呀,人法地这个事情,人和地是一体呀,我讲庄子时告诉你,你就会讲,我怎么一体呀,我是我,土是土,我是我,树是树呀,你大概想不到一体,庄子告诉你,所以我特别感恩呐,讲的非常好。人法地,人和地是一体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小空间,他这个道和人心里边的道是一致的,那我们人生活的这个小空间和天相比的话,也是一体的,“人法地,地法天”,那么,天、整个宇宙空间和这个大道是一体的,听懂了吧,那你又问了,说了那么多了,归到大道上,大道是什么呀,你要问了,他告诉你,“道法自然”,实际上这个“自然”是老子的话,这个话,老子想说,没说明白(我可能冒犯了),道法自然,到底我们生活的宇宙空间是什么规律呀,老人家想说,没说明白,有说明白的呀,谁呀,佛学呀,佛学怎么说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整个空间的大道是什么规律呀,两个字,叫什么?(你说“缘起”,可以)叫“因果”。因果就是缘起,理解吗朋友们,缘就是因,缘具备了,就要发生,那就是什么?结果。所以说朋友们,咱们说佛教是最高的智慧,在中国文化里边是最高的智慧,不是白说的。人家就说清楚了,这么一讲的话,你再看世间万物,他就不一样了。但是老子这本书里边,老是想说,努力地说,很努力的说,所以说老人家不容易。

我们再看,第十七章,他又开始讲,“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话你听起来,开始??嗦了,说的什么呀,说最高明的境界是什么呀,“不知有之”什么意思,统治者最高明的境界,是让老百姓都不知道统治者是谁,能懂这话的意思吗?你们单位里面有没有这样的领导,唯恐别人忽略他的存在,到处要显显自己的权利,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人多不多?所以,朋友们,最高明的统治者,“太上,不知有之”,真正高明的统治者,有了这个道的境界,“不知有之”,自己按照大道的真理去做事、去行为,去管理国家,老百姓就跟鱼相忘于江湖,理解吗?鱼在大江大海里边,彼此快乐的游泳,都有充分生活的空间,根本不必要记住统治者是谁。所以,朋友们,人类的历史现在有多少年了,实际上几十万年有了吧,几万年,你再往前找,几千年以前的历史,几乎连传说都没有,到了尧舜禹黄帝才开始有传说,西方也是这样,可以理解,老人家已经讲了。我觉得今天的人浮躁就不一样了。一个大学生问我,他说郭老师呀,我在大学里没有存在感,我特别理解他,我说你想怎么存在呀,他说你比如说别人都关注我挺好,他说你比如说我卡拉OK,校园歌手大赛,我一卡拉OK,都关注我给我鼓掌,我觉得特有意思,我折腾我存在,说我不折腾我不存在,你听到了没有,真正懂得大道的人,不是这样的。其次是“亲而誉之”,其次的境界就差了点了,就开始觉得领导人特好了,而且一直是尊重他给他荣誉,听懂了吗?这个层次就相当于儒家讲的仁义道德的层次,我一定做个好人,大家都记住我是个好人,听懂了吗?这个层次是“其次”,再差一次,是“畏之”,让老百姓害怕统治者,一提公安局局长,好家伙后脖子发凉,如果是这样的统治者了,你让老百姓对你胆战心惊,当然,你让犯罪分子胆战心惊我给你鼓掌,对不对?因为你是干这个的,再次是“侮之”,侮辱,再次是老百姓已经不服从于你的统治了,开始推翻你、侮辱你,甚至把祖坟都刨了,这种情况历史上有(农民起义就把很多当官的祖坟刨了)。所以老子讲的这几个境界,朋友们你们看,老子讲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叫做“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他还是赞成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我按照大道的真理去做,叫做“自然而然”,我这么做,老百姓也这么做——这就是最好的境界。

说到这里呢,也不见得说清楚“道”是什么东西了,还没说清楚吧,那我告诉你,道家把那个“道”说清楚还真是很难,反正是(我现在总结一下)有这么一个境界,这么大的一个智慧,达到这个境界,想说给你。那么下边呢,想说给你呢,老子换一种说法,如果我说它是啥,不好说吧(你们听出来了吧)。

下边我说说,老子说它(道)有什么用,对你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一个懂道的人,一个得道的人,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到底拥有了什么智慧呀?哎,我们看一看(能理解我的意思吧)。朋友们,他坐在那里是什么境界,我们看不出来,他的言行举止,他的做事行为,来推测他。我们看看,怎么用“道”(我说几条):

1.       关于人生修养方面的,一个有道的人怎么懂得修身呢?

老子在六十七章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个境界是真正得道人的境界。一个真正得道的人,第一个是“慈”,朋友们,这个慈可不得了,当然你    你们读书读多了就会有体会,凡是有境界的人,大爱无疆,儒家它就能提出“仁者爱仁”,孟子就能一辈子推行仁政,基督教它一定讲“博爱”,佛教讲的就更大一些,叫“慈悲”,而且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所以“慈”呀,老人家有这个境界。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得道的人他就懂得“慈”呢?我们一般人怎么不慈呀?一个人去闭关(佛法修行的一个阶段),闭关几年出来以后,放声大哭,(你可能要问,哭啥?)说了一句话,“我闭关出来方懂得一个道理,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是我的父亲,天下所有的女人都是我的母亲。我不度众生,没有道理。”怎么样?慈心生出来了没有?如果他把天下所有的男人都当作父亲一样看,所有的女人都当作母亲一样看,这个时候什么汶川地震呀、什么谁家有痛苦呀,他真的和人家感同身受,而不是嘴上说。所以这个“慈”呀,真是得道有那个境界,你心里边才升起这么大的心量,你没有境界你生不起来,真正的慈是建立在境界和智慧上边,一个没有境界和智慧的人,很难!而且我再给你们话放在这里,你们将来,(咱别说这么大的心量了),你们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跟你的同事去升起慈心,对自己的父母升起一个真正的孝顺的心,对同事懂得忍让懂得关爱,你就了不起。真是这样的。

第二个是“俭”,俭朴的俭,俭跟得道有什么关系?我见过这种人,有人跟我说,“人这辈子有钱了,不吃不喝活着干嘛?”你们听说过这种话吗?说有钱了,不吃不喝不去消费干嘛,这种话有吧,太多了这种话。我就给你讲一个事情,在我们家乡,一个老太太没饭吃,孩子们不孝顺,你知道她怎么吃饭,她每天在农村赶集结束之后,在地上捡人家甩掉的菜叶子,捡那个菜叶回去吃,谁给她买油呀,苦吧老太太,你说这个人活了多大,你们猜猜,97岁!很多人不明白,我回家,人家跟我说,他说奇了怪了,那么多人吃的好好的得了病,高血压什么的,老了都死了(五、六十岁),怎么她这个老太太捡这个东西怎么活了97?我跟你说,您这一辈子的福分,该着你喝上辈子积的福就积这一杯水,就积这一杯,你大口大口的喝,你三口喝完了,没水了,你就走人的时间到了,听懂了吗?人家老人家就这一杯水,没有人孝顺,一辈子省吃俭用,人家的福报哪怕还有一点点,整天捡白菜叶,人家得好好的活,听明白了吗?你还乱吃吗?一个真懂事的人, “俭”,生活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聪明。这里我说一句话(女性朋友多一些),女性朋友们最容易执著,有的时候不仅执著吃点什么东西,就自身这一点东西那个执著啊,早晨六点起床,马上去工作——错!要这样子(描眉画眼),一下子折腾到七点半才出门,所以到一个场合参加活动了,人家很快进入状态了,她要不断地这样子(描眉画眼)——有人看我吗?(好好,您漂亮,多看你两眼)。实际上不是说自己很邋遢,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是说的“俭”啊,简单!是一个有境界人的表示。一个真有智慧的人他是真简单,一定的,生活简单,做事简单。我给你举例子,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身体好的北京赛跑前八名,心里做了心脏手术了到河里游泳,我被河水冲走了,人家照样没事。到南方江西去,喝水挺急,特别特别热,临时冲动,我说下去游个泳吧,我下去睁眼一看, 20多米出去了,把我冲走了,人家心脏做过手术,人家在里面浪遏飞舟,没问题,我心里想这没做手术该是多么好的身体呀!很可惜朋友们,40多岁的时候,心脏做了手术,身体急卷直下,你知道为什么?其中一个,饮食不注意,(我这里没别的意思),很年轻的时候导致自己心脏血管大面积梗塞。实际上朋友们,你这一辈子该吃多少东西,你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过早的消耗了,大量的积累,如果你不这样,你不怎么吃,或很少的吃,可能你活到90岁的时候心脏还健康呢,听明白这道理了吧,所以朋友们,俭朴一点,你的福报如果还没享尽,你活的好好的,你的福报只要没有了,你想不走也不行,除了你有大愿,把你的命改了,否则的话你非走不可。

还有“不敢为天下先”,啥叫不敢为天下先——我这么讲不知道大家实际工作生活有没有受用啊?现在的小孩敢为天下先,好家伙,自我介绍起来总是那么生龙活虎,唯恐天底下不认识自己,现在年轻人自我表扬方面勇气真是让人“了不得”。有一次,有个小孩跟我讲,郭老师,你讲的这些,老是强调什么“不敢为天下先”,我们将来怎么工作呀?人家都是“我行”,给中国移动的广告词讲“我能”嘛,别人都强调我能,怎么到您这里都是我不怎么样呀,实际上我告诉诸位,不敢为天下先,又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我怎么说呢,我告诉诸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尤其是中国,受了几千年文化熏陶的人,真正在这个文化圈里长大的人,从内心里喜欢的人是什么人呀,听说过一个故事吧,两个大学生和一个拖地的(办公室打扫卫生的),选一个先进,知道选的谁吧,人家这两个大学生都是敢为天下先,我能,先进非我莫属,拖地的排到八辈子也排不到他,是吧,那就投票吧,这个大学生讲了,对不起,我投谁也不投给你(另外一个大学生),另外一个人也这么想,最后,每个人得一票,只有拖地的人得票最多,最后,人家得个先进。这是个故事,说明什么?一个真正聪明一点的,生活在我们这个文化环境里,很谦和、很谦卑,真正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喜欢。这是一条。你们单位里边有没有很强势的人,特别强势的人有吧,大家是特别喜欢那种人呢,还是从内心里边,(我说的直白点)愿意离他远点?我见过那种人,开讨论会的时候,象我这种人一说话,直接打断,我都没法说话,一说话就打断,不让说话,我就很谦卑,好好好,您请讲,您请讲,人家在那里趾高气扬,哼,不表态,我祝福他。我告诉诸位,人呀,别到死到哪里都不知道,别糊涂到那个份上,懂得吧,朋友们,老老实实、谦谦卑卑的当个人,这个世界上,一动不如一静,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体会体会,到处招摇、到处卖弄、到处炫耀世人,那是死路一条。一定是这样的,我不讲大道理,就讲你们生活中的小事。一个真有聪明的人,不敢为天下先。司马懿和蜀国交兵时候,司马懿就特别懂这个,他打仗的智慧不见得比诸葛亮强,他有一个智慧,那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人家就是不打。后来诸葛亮给他送女人的衣服,他把女人的衣服穿在身上,让诸葛亮的使者看看,呵,特别合体,“你们家丞相做的很得体嘛,我很感恩嘛。”后来诸葛亮气的不行。其实不必要。

另外一个,再看看治国方面的,这个道是讲什么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你们都知道,不要乱折腾,理解吧。一个大锅炒那么长一条鱼,如果你拿着铲子来回炒炒炒,一看,没了,所以治理国家有一词叫“扰民”,听说过这词吧,实际上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我觉得一个高明的统治者,让老百姓发挥他的智力创造,只要在不违反规矩的情况下,老百姓自己发挥创造力,去谋取应该属于他的财富,你要支持他。现在有学经济学的朋友,他们理论是怎么讲的,我觉得老子讲这一条,是很聪明的。这个理论和亚当斯密的那个理论是有相同之处。亚当斯密他就告诉你,政府就要当“守夜人”,就是看门的保安,你只要屋里人别犯罪,也不要让人去捣乱,保护好里边的人,里边的人怎么发挥创造力、怎么创造财富,你不要管,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起家的一个理论,我觉得和我们道家里边讲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异曲同工)。借这个理论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一个朝代就是汉朝,从刘邦一直到汉武帝,经过文景之治,七十年休养生息,不折腾老百姓,知道吧朋友们。其实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咱们共产党发展国家,其实也是在学这个,不要扰民,注意到了没有?原来的时候朋友们,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是,广东有例子,养五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八只鸭子那就是资本主义,这很搞笑,比如说你家里种的白菜,种十颗白菜是社会主义,多一颗白菜就叫资本主义尾巴给你割掉,(大队就给你拿走吃掉了)你都觉得很搞笑嘛。管的就那么死,穿衣服要管,买自行车要管,生孩子吃点红糖水都要管,是不是?结果老百姓饿的要命。改革开放了,邓小平告诉你,地是你的,你该怎么种怎么种,开始还管一管,后来不管了,你种什么都行,现在农业税也没有了,结果你看中国的经济一下就起来了,原因就是统治者管的少了,老百姓的活力释放出来了。所以,朋友们,当企业领导也应该是这样。像南方的企业,是不是非管的很死,才一定有创造力,有这样的企业,比如朝鲜的足球,有人评价朝鲜的足球(说它多有精神),他说的对不对?(如果)对,咱们中国早就过去了,在毛主席时代,中国的足球也跟朝鲜足球一样,我告诉你,那时候中国的生产力,连美国半个脚趾头都不是,中国就这么贫穷,但是对不起,有毛主席老人家在,中国人那叫斩天斗地,怕过谁呀!那个精神不得了,但是那种状态能持久吗?所以现在看足球的在网上评价,说朝鲜太有足球精神了,我告诉你,那种状态是畸形,那种状态如果对民族时间长了以后,把民族害坏了,理解吧朋友们。反过来讲,美国、阿根廷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出现那种状态,他就正常的。(你们好好琢磨琢磨这里面的味道)。

还有一句话,(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什么意思呢?为政者,越是无所作为,老百姓很淳朴,这话你可能不理解,统治者没怎么作为,怎么老百姓就很淳朴呢?你们有体会吗?你比如说,政府不搞政绩工程,你放心,下边的官员和一般的老百姓就没必要揣摩上级的意思去办事,这个时候老百姓反而天生淳朴,是不是这样朋友们。上边的官特别喜欢今天一出戏,明天一出戏,特别心里边有所作为,我告诉诸位, 这个时候往往这个社会它就会有问题。有一句话,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孩,好多女孩减肥都饿死了,这都是因为统治者自己而影响的。下边还有“无不为而无不治”、“无不无不为”,四十八章讲的东西朋友们,你可能要问了,这个“道”境界那么高,我怎么才能得道啊?第四十八章我原来可能讲过,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实这里边有秘密,“为学日益”是指学知识每天都在增加,能理解吧,“为道日损”是修道的时候每天要减少,减少什么?学习知识是加法,学道是减法,减什么?减你心里边的贪欲,叫贪嗔痴慢疑,减里边的脏东西,减这个东西减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减的干净了,就“以至於无为”。所以,老子讲的“无为”,不是讲的什么事不做,是指的不要随着人的贪和妄去做,那么把贪和妄去掉了,留下的那个心是什么心?是真心!找到这样一个心了,无为了,到了这个状态了,他就是“无不为”。把所有的贪嗔痴慢疑,那个不干净的都去掉,达到那个“无为”,无为是指不要随着贪和妄(注意不要随着妄心)去作为,而是随着真心去做,你到了这个状态,你才能去“无不为”,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心中无事的状态才能取天下,能理解这意思吗?这个你们知道啊,蜀国和魏国打仗的时候(三国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们知道朋友们,在魏国这边打仗的几个人,比如曹真、曹休还有司马懿这几个人,当然最有本事的是司马懿,但是最给人(印象)立功心切,(想要)大有作为的是曹真和曹休,曹休最后被窝囊死,打东吴被陆逊打的折腾死,这边是被诸葛亮折腾死,只有谁没死呢?司马懿,司马懿之所以没死,他这个人真聪明,当他高筑自己的营寨不跟诸葛亮交战的时候,你们知道(这时候)诸葛亮他的身体不是很好,老人家一旦出世呀,仕为知己者死,为救一方百姓,但是他要背负好多,那个时代的好多事情他参与了,他的身体很累,身体不好,他急着要求战,能理解吗?他派魏延大将去骂司马懿,司马懿说一句话(你听听啊),他说诸葛亮这么急于求战,他说诸葛亮恐怕要出问题了,(司马懿聪明不聪明?),后来诸葛亮送女人的衣服过去,他就顺便问了几句话,“你们家丞相身体如何呀?”,兵卒答,“我们家丞相身体不错。”又问,“你们公务繁忙吗?”“我们公务很繁忙,凡是士武军官以上的事,丞相都亲自过问。”“丞相吃饭怎么样呀?”“饭量不是很大”。司马懿哈哈大笑,“告诉你们家丞相,他恐怕撑不长久了。”他厉害不厉害?所以那个时代的人呀都不是一般人呀,他看问题看到这一点,我说到这里以后呢,朋友们,“取天下常以无事”,两军对垒,这么一个尖锐的对立,司马懿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到心中无事,所以,孔子讲的“猛虎断于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大概是禅宗的二祖,二祖后来修道接法以后传给三祖僧璨,最后,他去还自己宿世的一个因果,去还债,当时砍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还记得吗?“四大本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尤似斩春风。”了不得!这种人到了这个层次心中无事,再大的事(心中无事)。所以朋友们你们观察这个真正的大人物,那真是再危急的关头,如入无人之境。能理解这意思吗?所以你们以后想做大事呀,先把心给调好了。一旦说要提科长了,估计着是自己,也可能不是自己,那心都跳到这里了(嗓子眼),咣咣咣,哼,我估计科长也难当上。反过来,什么科长,让你当主席又能如何?我坐在这里,来了就做好,缘份到了,对不起,做好好的,缘份不来,对不起,丝毫不在心上,你就了不起。理解吧朋友们,什么场合单位的请你发个言,做任何事情,心里边一潭清水,你就了不起。刘邦就很厉害,人家刘邦打仗——韩信去做,出主意——张良(你看怎么办呀?),定军心、运粮草——萧和,大人物一个!

好了,说到这里,用兵打仗方面,打仗方面得道的人是什么人呐?老子说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我给大家说一句话,我们如果一定要拿着佛教来解释道家,这样不好。不好在哪里呢,因为佛家和道家是有区别的。我曾经看过一个材料,咱们的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刘伯承建国以后从来不谈自己打仗的事情,他儿子逼过他,他说我们的同学都在说自己的父亲多能打仗,你是元帅却从来不跟我们讲,我跟人家说我爸爸是元帅人家都说是假的,你从来不讲打仗的故事,他爸爸说,从淮海战役以后,我做梦梦到千千万万白发苍苍的妈妈跟我要儿子,他做这个梦,他梦的真真切切,千千万万、铺天盖地的妈妈跟他要儿子,铺天盖地的女性在那哭啊,年轻的女性跟他要丈夫,铺天盖地的小孩,男孩女孩哭着要爸爸妈妈,这是刘伯承讲的,一下子就惊醒(晚上),这是咱们共产党的大元帅说的,他说“你让我逞能,说我杀了多少人,可能吗?打仗是迫不得巳,如果有机会,一次仗都不要打。”听懂了吗朋友们,这才是真正有境界的人!我们统计国民党军队的战士死了803万,都被我们消灭了,其实都是什么人呀?中国人,所以刘伯承讲的有道理吧。(要懂这个道理)。

下面他还讲“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一个事情,领兵打仗,有的人雄纠纠气昂昂,有这种人吧,美国人你发现就这样,到处有他的(军队),今天伊拉克去折腾,明天阿富汗去折腾,什么人都是他的事。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端以后,一定是向它对立面转化,“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所以,为什么说不敢为天下先,你们也能理解吧,是吧朋友们。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你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事物发展到顶端以后,它要向它的对立面转化,所以不敢为天下先,始终守着谦卑、守慈、守俭,你才能保持生命力,它也有这个道理。所以,你看德国两次世界大战两次被打败,只有象瑞士这样的中立国,人家从来不挑头,人家的民族少了很多刀光剑影,是不是这样?所以这里边有大道理。你们在单位里也是这样,有的人特别喜欢出头,什么时候都有他的事,什么事都喜欢说两句,好好,你祝福他。

下边还讲一句话,在讲计谋方面的,你懂得道了,你得有计谋了,你就有办法了。老子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能懂这意思吗?就是说要想去削弱谁,首先给他去逞强的机会,国家也是这样的,所以说想毁哪个国家,你挑逗那个国家去打仗,去显摆它的军力,耀武扬威,它打上几仗以后,相当于你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几个百分点,所以有一句话,老百姓说什么呢,叫“上帝要让谁灭亡,首先让谁去疯狂。”所以一个人在单位里边,在生活中间耀武扬威,张狂的不得了,天底下就他有本事,就他能,哎,你祝福他。所以这里边,老子讲的非常好,老子讲的特别好,我给你先说一个,为什么老子(讲的)好,好在哪里,老子里边有这么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跟大家说呀,讲这个大道的时候,老子讲在我们生活的空间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反相成,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这是老子讲的,正是因为都有它的对立面,所以大家记住了,想得到这面,反面的东西往往从正面下手;或者想得到正面的东西,往往从反面下手,是这样吧。我就举个很简单的道理,哪怕这个男女孩谈恋爱,它也是这样,有的时候你驾着杆子去追人家,人家不理你这碴子,有的时候你晾一晾她,有两天不发短信,她难受的不行。她非得莫名其妙的跟你联系一下,你说人他就很奇怪,他不复杂,他背后的道理就是这样,“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削弱它,想制服它,反而去纵容它,理解吧,朋友们。所以一个人,好朋友经常批评你,给你提建议,你感谢他;你做什么事他都说好,那就不好说了。你有把握做什么事都好吗?那就不好。你如果做了错事,别人还老是鼓励你,那其实就等待你完蛋的那一天,别人在旁边拍掌,所以非常危险。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你会发现没有,实际上真正历史上灭亡,为什么灭亡——当一个朝代只有一个声音(比如指鹿为马的时代),只说统治者多高明多伟大,一片万岁的时候,那就是到了这个朝代快完蛋的时候了。我们生活中间也是这样。

其中还讲一些“上善若水,水能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说到这里呢,我们讲计谋,可不是让大家去学计谋,去怎么着,这和大道就太背离了,老子讲的很客观,只是讲道有这样一个特点,不是让它用在反面。那么我们懂这些道理,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正确态度我的看法是,懂得这个道理,用在自己修身养性中去,用在自己去处理社会事物工作中去,让你的境界、让你的处事能力都得到提升,让你的智慧得到提升,从这个目的上出发。比如老子还讲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想走两步,一步并两步,你把腿弄伤了怎么办,你走不快,“跨者不行”都是这一个意思。他下边还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什么这样,因为大道它整个运行的过程、事物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懂得这个道理了,大家就安心了。现在都很浮躁,我说给大家,一个懂道理的人,你浮躁什么呢,你有什么浮躁的。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十年(有书上说他九年的),在面壁十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学生就是慧可,据历史记载,慧可当时讲法已经土涌金莲,土里边都生莲花,都这么高的境界了,但是他自己为了向达摩祖师求证,达摩祖师在那里禅定,他自己几天几夜站在面壁的洞口,天降大雪,没过膝盖,还在那儿站着,达摩祖师理都不理,神光师傅(慧可)说,我这么辛苦地站着,向你求法,你怎么不理我呀?达摩祖师怎么说呀,你要求取的是世界上宇宙空间无上的智慧,你以为你站了几晚上,挨了几场雪,你就能得到无上的智慧吗?你觉着可能吗?听懂了吗?神光师傅一看,哦,好,他是个将军,把戒刀拿出来,把胳膊砍掉,托着胳膊供养给达摩祖师,(有一个故事还说,达摩祖师说了除非天降红雪我才能讲法给你,故事不同版本)这个时候,达摩祖师才回过身来,哎呀,给他包扎,包扎完后,问他,你求佛法求什么呀?这个时候,你们好好听听这个话,神光师傅讲法已经讲的地涌金莲呀,就这么境界高的人,是当时中原地区非常知名的大学者,(慧可师傅)就这么一个人,见了达摩祖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师傅,请给我安心”,你哪天到旷野里去讲讲,背背佛经,地涌金莲,试试,就这么高的境界了,他还想给他自己“安心”,朋友们,咱们扪心自问,咱们这个心想想是多糟糕、多复杂、多乱,听懂了吗?人家那个层次还要安心呢,当然了,达摩祖师很厉害,说一句话,“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神光回光返照,心在何处?(寻心了不可得)这时候,达摩笑笑,“我已经把心给你安好了。”说到这里以后,请大家记住,就是说你求取一些正法,得到智慧不容易,所以大家想一想,有人讲浮躁浮躁,我就奇了怪了,你浮躁什么?我就说过我想的一个状态,说咱们这普通人,朋友们,您这一辈子八九十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你垂垂老矣的时候,你有没有把握说,我这辈子活的还象个人,你有没有把握?你谁有把握这么说?不欺于暗室呀,你浮躁什么?哎呀,我抱怨呀,这机会没给我,那机会没给我,就你这种德性和人格?所以朋友们,每每想到这一点,人的心就会静下来了。老老实实的、一点一滴的、分分秒秒的把自己做好,什么将来如何如何,对不起,只看当下,把自己做好,是不是这样,朋友们,所以人要有自知。

所以老子讲了一些“道”,我总结一下,老人家在春秋时期讲了一些道,这个道是什么,是老人家到了那个境界觉悟到的一种智慧,想说,但是语言很难说清楚。是不是这样?我也尝试着给大家讲一讲。其中有一句话,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两句话,大家尤其去琢磨琢磨,老人家说的一个境界,老子的这本书也成了后来道教的经典,很多人学神仙必然要读《道德经》,而且他被称为道教里边的太上老君,就是我们的老子。

第二人是庄子,庄子的时代是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他的时代和孟子差不多,但是两个人很奇怪,两个人写的书里边彼此不提对方,但是庄子经常拿颜回和孔子开涮,他经常在故事里边借孔子来说话,他表面上是开涮,实际上是推崇孔子宣扬孔子,他内心里边非常尊重孔子,这个你要注意啊。这个庄子呀,他的境界?惭笞皂В?气象万千,是中国文学、诗词、绘画,包括道家的哲学,都是一个大师,所以你们学中文离不开他,学哲学离不开他,都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庄子的文章33篇,内篇有7篇,杂篇有11篇,外篇有15篇,据说可靠的是,内篇是庄子做的,其他的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咱们不搞考据,我就给你说这33篇,庄子讲了一个什么境界呢?我告诉诸位,庄子的境界了不起!我讲到这里给你提一个醒,平常老百姓说道家消极,你们现在明白了,它一点都不消极,它讲的“无为”是指的人不要随着自己的妄心胡作非为,而是随着自己的真心去做事,他的境界在这里,听懂了吗,所以看道家千万不要误解它。

庄子的境界那真是了不得,我找其中一篇文章,我大致提一下,你们可以课下去看。第一篇文章《逍遥游》,西方有个词叫“自由”,咱们中国有个词叫“逍遥”——你们区别了吗?我自己主观的感受,我一听到自由这个词有点恐慌,我一听到逍遥,哎呀,感觉很美好,这就是不同民族文化境界呈现的不一样。《逍遥游》里边其中有两点(他的智慧很高),我只说两点,第一个他讲,一个人必须要“无所待”,比如大鹏鸟,在大海里边,有一种鱼叫鲲,这个鱼呀,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毛泽东),这么一个大鱼,展翅就可以变成大鹏,一飞九万里,有气象吧,往南飞,不到南极都不落下来,(好家伙,这个鸟,那是一般的鸟?)这时候,庄子说,这种鸟也没什么,因为这种鸟飞呀,离不开翅膀,如果这个鸟的翅膀你给它绞断了,两团肉,就飞不起来了,因为这种鸟有所待,必须依靠翅膀。列子御风而行,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故宫,我们进不去,得买票了,中南海是真进不去,我有一次在长安街上走走,两个警察过来,你干嘛?我说我去找地铁口,他说那边有地铁口,为什么非往前边去,我说我在长安街上走走——很不信任我,我理解他的担心。)但是如果你会飞,那无所谓了,飞上去看看,无所谓了。都说了,列子多好呀,御风而行,你们以后可以省多少飞机票呀,对不对,哪天刮南风的时候,走咧,但是呢,庄子讲,这没什么,因为你这个状态,没风——列子正飞着呢,没风了,啪,掉下去了,这不成了交通事故了嘛,所以庄子讲,这都不行。真正的境界是“无所待”,讲那个处子,那个人的皮肤多好,哎呀,什么风呀,什么都不需要,在六和宇宙中间,随意空间、随意变化,那才叫真自由,叫“无所待”。哎呀,朋友们,有所待人就不逍遥,无所待才能逍遥,听懂了吗?这里边朋友们,极高的智慧,你们如果听明白以后,对你们的生活都是大有帮助。咱不讲高妙的道理,我也不懂,我就讲实在的东西。什么叫“有所待”,什么叫“无所待”呢?杨仁山(谁知道杨仁山举举手),近代南京支那佛学院的创始人,这个人在清末,在老家与他夫人结婚以后,举案齐眉,互相尊重,但是没有感情,后来他与邻居家女孩感情非常好,清朝可以有妾,他就想把那个女孩娶过来,但是妾的地位很低,只能跟丫环一样,杨仁山觉得对不起这个女孩,他就想也把她当作妻子,(能理解他的意思吧)因为那个时候制度允许,这个时候他妈妈很厉害,大怒,告诉杨仁山,说现在你的妻子已经怀孕了,你娶两个妻子我不赞成,娶个妾可以,(那时候妈妈家长制很厉害)她说如果你的妻子生下男孩,你把念头给我取消,永不要给我提娶妻妾的事,如果你妻子生下女孩,你再娶一房妻子,我也许支持你。他妈妈做了这么一个表态,杨仁山就想好歹生个女孩吧,结果生下来是个男孩,她妈妈直接撂明了,说你永不要跟我提娶妻妾之事,好好地跟你的老婆过日子。他妈妈很好吧,关键是心里面的情魔生起来以后,杨仁山很难过,杨仁山非常痛苦,痛苦的以至于到了长江边上(你们不要多想啊,不要以为到江边上干嘛去了),老人家沉思去了,难受,特别难过,一个人陷入情网里边很难受,据说一天一言不发,“滚滚长江东逝水”在那看,看完了,哦,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想想朋友们,他痛苦的根在哪里呀?(爱情、执着,你们说的都没错)咱就说个老百姓简明易了的话,他痛苦在什么哪里?我说一个词好吧——没事找事,是不是这样?什么痛苦呀、挣扎呀、纠结呀、无奈呀、困境呀,纯粹是你找的,对不对?你心中无事,你看这个女性和芸芸众生的女性是一样的,象那个大和尚讲的,所有的女人都是你的母亲,你还有这种苦恼吗?所以朋友们,人就是犯贱,有时候人就是纯粹的没事找事,是不是这样,你仔细想想你自己的痛苦。有些人的痛苦老是哭天抢地,你哭什么?事找人的有,少!都是人找事!所以呀朋友们,你本来是无所待的,邻居女孩人家担水吃饭,人家嫁老公生孩子,跟你何干嘛,你自己非得“有所待”,非得把自己情感寄托在人家身上,只有得到她你才幸福,当你把你的情感寄托在这个女孩身上而得不到的时候,你的痛苦产生了,是这样吗?是不是你自己找的?反过来讲,你得到她了,你觉得就幸福了,大错特错!我告诉你,你以为得到幸福了吗?简单哈,那是一场苦难正上演呢。我看到我们政法大学有个女学生找心理老师去咨询,她谈了一个男朋友,她对这男孩特别好,给小男孩打饭,买小吃(上街看到凉皮也给男孩带回来一份,等在男生宿舍外边,寒风凛冽呀)、上图书馆占座(都知道占座位是一场剧烈的战斗),对这个男孩好吧。有一天,小男孩冷冷静静告诉她,“我找到了更合适的”,女孩这个痛苦呀,特别难受,见到我们心理学老师嚎啕大哭,“我不公平,凭什么呀,我对他那么好,他找到更合适的,凭什么呀!我不公平!”能理解这女孩的心吗?反正我不是心理咨询老师,我刚才那话如果心理咨询老师说出来恐怕都要气晕了,但是我要说真话,其实就是这个女孩纯粹的,你自己放弃了你自己的独立,是这样吗?你把你自己的幸福放在别人身上,你自己把你自己置于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你才会幸福,你自己丧失了你的独立性,你自己“有所待”,你不苦谁苦?听懂了吗?有人在单位上,这次处长竞聘,我当不上处长我就得拚命我,我给领导送礼,我给同事拉选票,我一定当处长,他已经有所待了,听到了吗?他一旦处长当不上,哎呀,撕心裂肺的痛,送的礼恨不能要回去。朋友们,记住,有所待呀,如果你真是听了庄子这个话,什么处长呀、局长呀,什么这个、那个,对不起,本人就是逍遥,听懂了吗?我只是把我的事做好,给我当处长,我给你做的好好的,没问题;不让我当处长,我老老实实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怎么样?处长与你何干呐?他怎么选,得到和失去,你都不痛苦,听懂了吧,这就是庄子讲的“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都说我不对,我一点也不难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的人说你漂亮,你一点也不自满;全世界都说你有能力,你一点也不骄傲。)说到这里以后呀,朋友们,这个《逍遥游》里面的“无所待”它是很厉害的。我建议在座的诸位,我别说很高的境界,我也没那么高的境界,我说给大家,你们在生活中间尽可能做到少的无所待,你就会幸福,你就会快乐,理解吗?比如说在北京,哎呀,没有150平米的房子我都没法过了——你就苦吧;没有三环以内的房子我都不叫北京人——那你叫山顶洞人吧,所以朋友们,别这样,能理解吗?所以在生活上,在财这方面,无所待,给我一个月3000,谢谢谢谢,三万,谢谢谢谢,听懂了吗?给点钱,谢谢你,你尊重我;不给钱,没有关系,每天都快乐。所以大家以后,对官,什么局长处长,什么教授讲师,不要管这些,只做自己的事情,财色名食睡,都一样,少一点依赖,你就过得自然,就会过的潇洒,这个应该是很实际吧,没搞很玄的东西吧。我给大家说呀,尤其是现实中的一些情执,年轻人呀尤其要注意,人就容易把自己陷于苦难的深渊,本来是个独立的人,过的好好的,当哪一天和某个人相遇的时候,好家伙,有所待了,这都一次次的折磨和挣扎,好,朋友们,无所待,记住啊。

《逍遥游》还提了三句话,极高明,叫“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朋友们,这个话境界很高啊!我说给大家,我刚才那话,我觉得点了一个道理,我们说道家的境界要和某一个道家人物的境界区分开,因为象庄子这样的人,象老子这样的人,能说“至人无已”,你知道无已是什么?——没有我执啊!这个境界了不得啊。可不那么简单呐,“神人无功”这个功呀,功名利禄,外在的东西都不在意了。“圣人无名”,一个无已、无功、无名的人,我跟大家说,庄子讲过至人无梦,说一个人修到一定层次呀,连梦都没有了,下边给你讲个道教的人物,那是真人,你说那真人不做梦,他做梦吗?他做梦是干嘛去了?我待会说给你,好,《逍遥游》,说清楚了吧。这个道理大家体会一下,去读啊。

《齐物论》讲了个庄周梦蝶,啥叫“齐物论”呀,朋友们,我问大家,好和坏,是有区别的还是统一的?还有高和矮、美和丑、水和火等等,我告诉你,朋友们,你看起来有区别——人和动物、物质和精神,实际上朋友们,它是一体的——齐物论,听懂这话的含义了吗?我们看起来,书是书,桌子是桌子,话筒是话筒,杯子是杯子,人是人,都不一样吧,如果你能看到它们都是一样的,在这个层次上,(这是个什么层次?)——山河大地是如来。我不能简单的拿着佛教和道教去比,但是庄子这里边境界很高。庄子梦蝶里边,人和蝴蝶,是不是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呀,人和动物怎么能一样呢,庄周变成蝴蝶了,翩翩齐飞,后来又成了庄周了,他就想,我到底现在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还是我庄周刚才变成了蝴蝶呢?你说说朋友们,我读历史,有人讲,哦,庄子做了个梦,(庄周梦蝶的故事谁听说过?举举手,你们都听说过吧)你说它是个什么故事?听听啊,我给你读读:“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最后一句话,庄子讲,“此之为物化”,是做梦吗?老人家从这个状态进到那个状态,“物化”。你们看那个《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吗?看过这经吗?这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讲的,忉利天是二十八层天里的第二层天,它跟我们这个空间是不一样的,知道吧朋友们,老人家在那里讲的,你说释迦牟尼佛他怎么去的呢?庄周梦蝶告诉你“此之谓物化”,我没那么高的境界,我只是希望大家下面求教一些人,“物化”什么意思呀?难道庄周就做了梦成蝴蝶了吗?还是庄周真成了蝴蝶,变成了另外一个物质形态?翩翩然说回来就回来,好好想一下。

第三篇文章《养生主》,这篇文章里面最有名的故事叫“庖丁解牛”,讲的好,一个懂道的人,(当然我们不赞成杀生啊)庖丁解牛的时候怎么解呀,“目无全牛”,咱们一般人瞪着眼看牛,人家不用看,刀子到牛那里,什么地方是骨头节、什么地方该转弯,什么地方一别,咔吧,开了,刀子用了十多年,锋利无比,那些二百五宰牛呀,一把刀子一个牛就已经卷刃了,所以当时有人就赞叹,说“技近乎于道矣”,艺术精通到极致,就与道相应,其实这里边讲的东西,是“顺乎自然”,我们养生也是这样,养生喜欢自然,朋友们,你知道北京开始有“非典”是什么季节?春天吧,我当时带的一个学生,女学生,福建人,春天本来有非典,我特别紧张,因为我当班主任,(学生出了事我得跟着去),结果这小女孩春天为了爱美,在过早的季节穿了个短裙,结果感冒了,我得送她去医院呀,我到昌平区医院一看,整个医院空无一人,每一个人都穿着“太空服”,(人家医生保护的很好),只有我一个农民工的服装,进去了,那个医生训的我都睁不开眼,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不怕死,我们都怕死呀,他说你这副装束这种时候就敢到医院来?他不说还好,他不说我摇摇摆摆就出来了,他一说当时吓的我激灵一下子,都要出不来了,我一下子恐怖起来了,但是因为那个女生在那里,后来证明她就是普通的感冒,我得感谢她——一星期没上班,我跟我们单位领导讲,我说我不能上班了,我到那个场合去了以后,万一有病菌传染给你们怎么办?他说好,你赶紧在家歇着,啊,我觉得皆大欢喜,但我的精神煎熬了我一星期呀,老是觉得别发烧,每天量一量,(我把那个女生也说了一顿)我讲这个故事本身呀,季节,什么叫顺其自然,养生也是这样,我不懂呀,我别装内行,我就说个简单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生活这个空间里,你的饮食,你的休息,你和大道,和这个宇宙,和生活的空间是相应的,比如春天,由于季节转换的时候,穿的厚一点,不要突然就暴露在自然下面,(包了一冬天了,理解吧朋友们,对你的身体好。)当然了,你说我为了爱美,为了美,这就是你的妄心,理解吧,为了那个妄心而违背了自然,你要付出代价,这是道家所不允许的,道家只是不讲随着妄心走,而让你无为,讲用这个真心去体会大道,随着大道走,叫顺其自然,也叫道法自然。

还有一篇文章,叫《人间世》,《人间世》记住一个词,朋友们,叫“心宅”,你回去仔细查,心宅的境界其实就是修行的境界,就是禅宗、佛教里边修行的境界。还有《大宗师》,大宗师讲的就是真人,送大家一句话,庄子讲的特别好,叫做“有真人才有真知”,听懂了吗?一个人只有你达到真人的这个层次,你才能是真知,所以象我这种人讲的课都不是真知,如果说有些话还有道理,都是借了圣贤的光,借了大德的光,说说一些东西,因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是真人,才能有真知。什么是真人呢?你们好好读《大宗师》,咱们经常说真人,你们好好体会,它其中讲(我说几句话,你们体会体会),“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做梦吗你们?做梦那不是真人呐,说我不做梦了,祝贺你,也可能是真人,也可能是做梦忘掉了。“其觉无忧”睡醒了没有任何忧虑,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自然而然,“泰山崩于前,猛虎断于后”,对不起,平平静静,听懂了吧,“其食不甘”,吃饭什么甜呀,香呀,没感觉,对境不生心,饥来睡觉困来眠,哎呀,这个境界可是不得了。咱们有分别,吃饭没有香味?咱们不是,你看现在朋友们,你买个衣服挑半天,好家伙,好好的分别一番,吃饭的时候这个饭店好好的分别一番,吃个冰淇淋,跟张家比跟李家比,吃着麦当劳想着肯德基,好好你厉害,实际上人